•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师大要闻

  •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各专项工作组召开第一次工...    
  • 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召开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    
  • 后勤管理处召开2014年度后勤系统困难职工新...
  • 喀大孔子学院建立首个与当地图书馆合作的汉...
  • 第七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圆满闭幕
  • 学校门户 师生家园--新闻网举行成立十周年...

公告通知

  • 科级干部任前公示    
  • 关于发布2015-2016学年度湖南省“海外名师...    
  • 处级干部任前公示
  • 关于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的通知
  • 关于加强寒假防火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 有关2014年度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推...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1年 > 01 > 信息摘要

阐释的伦理向度

【出 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CSSCI 2011年第40卷第1期 16-19页,共4页

【作 者】: 成海鹰

【摘 要】 阐释是理解、解释,阐释的伦理包括阐释的正当性说明,也包括对阐释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分析以及道德原则和道德义务确定。波兹曼认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阐释主要运用于对文本、作品的解释,阐释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以文本为依据的理解。对被理解对象的领悟并加以补充创造,是阐释学应有的任务,挖掘文本中深蕴的意义,则是阐释主体的阐释目的所在。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意义,阐释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误读和曲解,对于阐释伦理来说,是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是否恰当的问题。制定伦理原则用以调和各种冲突或指导各种行为对人类总是豁要的,就阐释伦理研究所确立的伦理原则是可接受原则,它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道德辩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
下一篇:春秋“无神论”辨


版权所有 © 201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湘ICP备05003387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36号 邮政编码:410081